幼小衔接 在线学习汉语拼音 硬笔字
讲讲你不一定了解的汉语拼音?

汉语拼音的来龙去脉》

■庞兆麟

汉字不是拼音文字,因此看到一个个汉字,是无法知道其读音的。认读汉字,必须依靠字形符号以外的注音手段,寻求一套注音工具。古代创造了“直音”和“反切”两种注音方法。这两种传统的方法都是以字注字,不适合初学汉字和识字不多的人运用。

1913年的读音统一会制定了一套“注音字母”,亦称“国音字母”,是中国第一套为汉字注音和推行汉语标准音的拼音字母,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,共计字母39个,1919年增加一个字母,总计数40个。1930年,国民政府曾把注音字母改名为注音符号。注音字母用专门的符号给汉字注音,比直音和反切有很大进步,但也存在一些缺点,不是理想的拼音工具。从符号设计来看,也不符合国际习惯。因此,我们需要设计一套更为理想的注音工具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在中央文字改革委员会的领导下,周有光等几位语言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探索,不断地总结历史经验。到20世纪中期,终于创制出一套既实用有效又能与国际接轨的注音工具——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字母来注音的《汉语拼音方案》。此方案经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,并于1958年2月11日正式公布并实施。

汉语拼音方案》有以下三个特点:

一是拉丁化。拉丁字母是世界上通用范围最广的字母,汉语拼音采用拉丁字母便于与国际接轨,确立国际标准,成为中外文化交流、商贸合作的桥梁,为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拓了宽广的通道。

二是音素化。汉语拼音方案》字母表所列的26个字母代表语音的音素,用它们来拼音,运用起来既精确又灵活,而且拼写时便于变化,学习方便。

三是口语化。此方案拼写的是全国普遍通行的汉语普通话。当《汉语拼音方案》拟定后,1958年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作出如下决定:《汉语拼音方案》作为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,应该首先在师范院校、中小学进行教学,同时在出版等方面逐步推行,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方案。

60多年来,汉语拼音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汉语的能力和速度,在社会上推广普通话,而且有助于在计算机上输入汉字,以及外国人学汉语。可见,汉语拼音在提高国民的汉语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方面,起了莫大的作用。(作者系上海大学副教授)

来源:解放日报

 # 寺加偏旁组词   # 汉语拼音字母表大小写   # 宝宝学汉语拼音   # 汉语拼音教学视频   # 包的偏旁  

 # 眼观四路,耳听八方   # 借尸还魂   # 色厉内荏   # 笃而论之   # 草长莺飞  

 #   #   #   #   #   #   #   #   #   #  

 # 弃絶   # 谨微   # 龙钤   # 宂委   # 言话   # 完愿   # 燋鲠   # 说书   # 朕迹   # 璧日  

上一篇:笔顺笔画表

下一篇:读书要三到 - 朱熹


友情链接:南京网站建设 压力表 CRM开发 南京律师 家用充电桩 美元汇率 上海实时路况 中国银行外汇牌价 今日油价查询 离岸人民币汇率 汉语词典 名人名言 拼音

© 2023 中文汉语拼音学习网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:网站优化
公众二维码
  • 微信公众号

回到顶部